注册 登录
洛民 返回首页

admin的个人空间 http://zhangluomin.com/?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现代散文概述

热度 3已有 1333 次阅读2009-8-20 20:50 |个人分类:文学理论|系统分类: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散文概述

  现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7—1927):“五四”时期的散文。
  “五四”时期最早出现的散文作品,是以议论文为主的杂感文。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 卷第四期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先后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杂感文。与此同时,《每周评论》、《新生活》等报刊也相继推出类似栏目,形成了颇有气势的杂感散文的创作浪潮。陈独秀是“杂感录”这一文体的开创者,而鲁迅则是杂感文创作中成就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鲁迅前期的杂感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与《而已集》这五本杂文集中。广泛的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是鲁迅前期杂感文的特色,民主与科学是鲁迅前期杂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是贯穿他杂感文始终的灵魂。除杂感文之外,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与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野草》写于1924—1926年,表现了鲁迅在“五四”退潮后于苦闷、彷徨中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作家在深刻地反省自己的空虚、寂寞情绪与解剖自我的阴冷心理的同时,也强烈地表露出一种持续、韧性的战斗精神或永不松懈、永不退却的斗争哲学。《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它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记述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诚挚怀念,展现了家乡的风俗与中外的世相,寄予了对现实的思考。
  周作人也是《新青年》“随感录”的重要作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他的成就主要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言志小品方面。其前期散文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较为积极,作品大多收入散文集《谈龙集》、《谈虎集》中,后期则转向闲适、苦涩,思想情绪较消沉、颓废。
  在“五四”时期的十年中,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朱自清与冰心。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大家之一,他擅长写漂亮精致、具有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1923年写就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冰心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有两组散文:一是《往事》,这是一组回忆性散文;一是《寄小读者》,这是一组书信体散文。两者表现的都是自然、母爱、童真这三大主题,文字较清丽,风格较哀婉。
  这一时期散文创作中比较活跃的作家还有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瞿秋白等人。总的说来,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散文应该说是最有成就的门类。对此,鲁迅先生曾经评价:“五四”之后,“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朱自清也认为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炼,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背影·序》)。
  第二阶段(1928—1937年6月):三十年代的散文。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继承了“五四”散文多样风格的传统,同时在表现社会生活容量、文体演变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三十年代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任务对文学的制约,大体决定了散文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了适应反映时代脉搏的需要,这一时期的杂文与报告文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作家依据自己对现实的不同态度所作的不同的艺术选择,这一时期的艺术样式也更趋完备。
  三十年代散文成就最突出的是议论性散文,尤其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其杂文主要收入以下集子:《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除鲁迅外,瞿秋白、徐懋庸等人的杂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三十年代散文的 另一重要发展是报告文学的兴盛,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
  三十年代各种体式的散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有:游记散文,代表作有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抒情散文,代表作有何其芳的《画梦录》等;叙事散文,代表作有李广田的《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等;哲理散文,代表作有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等;传记散文,代表作有郭沫若的《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庐隐的《庐隐自传》,以及沈从文的《从文自传》和他此前此后的《记胡也频》、《记丁玲》等。
  三十年代散文的发展中也出现过一些不协和音,如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小品文的“超脱” 、“闲适”、“幽默”的格调,以鲁迅为首的进步作家对此进行了批评,从而为促进三十年 代小品文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37年7月—1949年9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散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民族矛盾与阶段矛盾的空前激化,人们迫切地关心着战况与民族的命运,由此导致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再度兴盛,其中写得较好的有: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这样的敌人》,曹白的《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丁玲的《孩子们》,徐迟的《大场之夜》,华山的《窑洞保卫战》、《碉堡线上》、《英雄的十月》,周而复的《晋察冀行》、《东北横断面》、《松花江上》,白朗的《八烈士》、《一面光荣的旗帜》等。
  相比之下,小品散文的创作不如报告文学那样势头强劲,但仍产生了一些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的作品,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风景谈》,萧红的散文集《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西》等。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洛民 ( 陕ICP备05000061号 )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12号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