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洛民 返回首页

admin的个人空间 http://zhangluomin.com/?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培养职业兴趣 走出择业误区

热度 3已有 989 次阅读2009-9-25 06:54 |个人分类:快乐职场|系统分类:快乐职场|

培养职业兴趣 走出择业误区
作者:未知

 
  [摘要]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重点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极少开设职业培训方面的课程,多途径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走出择业误区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兴趣 择业误区 学生
  
  人们在生命的早期阶段接受教育与培训,为的是给将来工作做准备。人们从青年时期走入工作世界,到老年最终退离工作岗位,长达几十年,即使退休以后,还仍然与工作发生着联系。因此,选择一项合适的职业或专业,决不是件随随便便的事,需要全面认识分析社会上职业或专业的情况和要求,更需要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健康状况以及个人职业观念和态度。
  
  一、认识职业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就会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项事物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浓厚、意志坚强。兴趣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当其对象指向某一特定职业时,就形成了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倾向选择与自我兴趣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以便最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一个人对某职业的兴趣如何,是在选择职业时应首先考虑的。因为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有可能发挥他自己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将工作做好,而且可以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到内心的愉悦。反之,他就会表现出被动的、消极的、拖拉的工作态度,因而常常得不到领导和群众的鼓励和赞扬,甚至与他们在工作上产生矛盾,进而加剧对工作的厌烦和抑郁不满,长此以往,工作对他就是一种惩罚,整个生活也就失去了绚丽的色彩。汉代科学家张衡说:“人各有能,因艺授任。”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与成就感的基础。
  
  二、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兴趣影响人们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求职过程中,人们通常会考虑到自己对某方面的工作是否有兴趣。兴趣发展可以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从有趣开始,逐渐产生乐趣,进而与奋斗目标相结合,发展成为志趣,表现出方向性和意志性的特点,使人坚定地追求某种职业,并为之尽心竭力。
  2.兴趣开发人的能力,激发人们探索和创造
  人们对某事物感兴趣时,能激发他对该事物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促使他充分调动整个身心,以饱满的情绪、最佳的智能和体能状态,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挖掘潜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助于成功。
  3.兴趣可以增强人的职业适应力
  一个人在从事某类工作时,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满足感,他会尽可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倦;反之,有些人对某工作不感兴趣时,就会把工作当成苦差,就可能会消极怠工,很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广泛的兴趣能使人对多变的环境应付自如,即使变换工作性质,也能很快地熟悉和融入新的工作。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淘汰教育,重点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极少开设职业培训方面的课程,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拓展思路,多途径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走出择业误区势在必行。
  
  三、如何培养职业兴趣
  
  个体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其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对职业具有职业兴趣,都可以提高个体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职业兴趣也总是以社会的职业需要为基础,并在一定的学习与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是可以培养的。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指出:“职业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职业或从事,并产生向往的情感。”“职业兴趣影响职业的定向和选择,促进智力的开发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和潜能的挖掘。职业兴趣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接触、了解、认识,逐渐形成的。”职业兴趣的培养中,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有教育的整体导向,还需要通过实践,在积极的感知活动中取得认识和发展。如何培养职业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
  1.兴趣的广泛性
  具有广泛职业兴趣的个体,不仅对涉及自己职业领域的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他方面也有一定兴趣。这种人眼界较为开阔,解决问题时也可以从多方获益,在职业选择、工作变动上有很大活动空间。比如,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业余爱好是体育项目,当电视台开发新的栏目时,他就能很快胜任体育频道主持人的工作,并很快就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反之,兴趣范围狭窄的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适应性就要差些,职业选择面就较窄。
  2.兴趣的倾向性
  个体要兴趣广泛,但不能浮泛,还要有一定的兴趣倾向。个体的才能在某种意义上是有限的,潜能却是可以深度挖掘的。尽最大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兴趣首当其冲。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职业兴趣,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即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也叫持久性。兴趣稳定而持久,才能推动人去深入钻研问题,从而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有些人的兴趣缺乏稳定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可能产生浓厚兴趣,甚至达到狂热和迷恋的程度,但这种兴趣又会很快地为另一种兴趣所代替。这类人常常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缺乏稳定而持久兴趣的人,也是缺乏恒心的人,这种人不论在何种实践领域中,都不可能取得最有成效的成果。个体只有在某一方面有稳定持久的兴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深入钻研,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4.兴趣的可行性
  兴趣的培养不能为追求清高而不考虑其可行性差异,有些人的职业兴趣脱离客观条件,超现实,往往曲高和寡,只能画地为牢,自缚身手;有些人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社会的职业需求等,其职业兴趣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为其发展提供客观现实条件,最后心想事成,获得成功。所以,个体培养职业兴趣除了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还要兼顾考虑兴趣的可行性。
  
  四、如何走出择业误区
  
  个体职业选择,常与他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及能力等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择业过程中,人的兴趣往往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个体的兴趣可以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全部依据。只有把职业兴趣建立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兴趣、爱好才会获得现实的基础,也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求职者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努力发展自己的专长,从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明确的针对性,确保在求职时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选择余地。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人们的择业观常会出现许多误区,影响个体的择业行为,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盲目从众心理
  不少人择业时受社会舆论支配,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盲目从众,人云亦云,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
  一种类型是一味追逐“热门”行业,赶时髦,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凑热闹。结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败北,或是身在其位难尽其职,既委屈自己又影响工作。
  另一种类型是追寻“热土”,比如,前几年,很多人求职的理想地点是“天(天津)南(南京)海(上海)北(北京)”,坚决不去“新(新疆)西(西藏)兰(兰州)”。现在,更多人的目标又趋向于沿海发达城市。还有人留恋家乡,择业时以近家为主。以上种种,局限了择业视野,很可能就会失去自身发展的好机遇。
  2.急功近利心理
  有些人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名利,一心只想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目的宁可抛弃自身专业特长,宁可不要户口,不服从分配。这种急功近利心理可能会使其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决非明智的选择。
  一种类型是重名位,求体面,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比如,很多人把脑力劳动作为理想职业,而极少选择工业、农业和个体经营和服务业。这显然和社会实际需要相悖,是难以实现的。
  另一种类型是重利益,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人们价值判断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面对冲击,有些人便不能保持心理平衡,不考虑自己兴趣能力,不顾及是否学以致用,这种不切实际片面追求高薪高酬的思想只会给自身带来空虚和迷茫。
  3.避重就轻心理
  有的人学业顺利,也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择业时“避重就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职业压力,不愿迎接挑战,不愿劳心伤神,不想担责任。为图清闲自在,不思进取,想到就业竞争心里忐忑不安,自卑心理使其缺乏勇气和自信。一旦择业中途受挫,更缺乏心理承受力。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4.专业对口心理
  择业过程中,专业对口与否,历来是学习过一定专业知识和接受过一定职业培训的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来,学以致用,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这既利于个人发展,又利于工作效率。但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个人所学与社会所需往往不能一一对应。所以,不能狭义地理解“专业对口”,适当扩大择业范围和发展空间,才会避免与成功失之交臂。
  综上所述,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做出客观且全面的自我分析。有助于择业的成功,使个体与职业相吻合,更好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汪永铨.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洛民 ( 陕ICP备05000061号 )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12号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