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洛民 返回首页

admin的个人空间 http://zhangluomin.com/?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分析朱自清的《绿》

热度 3已有 897 次阅读2009-8-24 06:33 |个人分类:文艺欣赏|系统分类:文艺欣赏|

分析朱自清的《绿》
龚肇兰
  
(一)
  《绿》是《温州的踪迹》中的一篇,属于朱自清先生的早期散文。
  从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到1925年任教于清华大学,中间整整五年,朱自清一直在江苏浙江当中学教员。这时,他课余从事新诗和散文的创作,是“文学研究会”最早的会员之一。1923年发表了长诗《毁灭》,在文坛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3年春至翌年8月,朱自清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师范部)任国文教员。《温州的踪迹》中的各篇,就写在这个时期。这组散文最初发表在由他主编的《我们的七月》(1924年出版)上,后来收在《踪迹》中。
  五四运动之后,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又在孕育之中。经受过革命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分化。他们中的少数先进分子,与逐渐勃兴起来的工农运动相结合,投身到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去。但是,尚有不少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虽然未被革命的激流所卷入,甚至对革命本身还很不理解,而且一时也难以摆脱封建士绅家庭从思想到生活习俗所给予的种种羁绊;可是他们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不满于黑暗腐败的现实。在新潮流的冲击下,动荡不定的社会,日益激化的斗争,都促使他们在矛盾、痛苦中不断探求人生的真谛,寻觅正确的生活道路。这是不少老一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思想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由此探索朱自清先生思想发展的脉络,窥见其早期思想的一斑。
  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朱自清早就参加并经历了“五四”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受到了它的鼓舞与启示。毕业后五年的中学教员生活,环境多次变迁,生活极不安定,朱自清深以为苦。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中,被他称之为“刹那主义”或“中和主义”的生活态度,在这时也基本形成。在那首长诗《毁灭》中,他发誓要从此“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就是说走一条平凡而又坚实的道路,这种希望赋予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以积极进取的一面。他说:“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从前的错误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所以我第一要使生活底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他刹那的意义和价值!”种种进取的态度,踏实的精神,使他始终严肃认真地对待教育工作,并在新文学的阵地上不断实践、创新。但是,他的“刹那主义”,也有消极避世的一面,他认为生活“不必哲学地去问他的意义与价值”,只要“活得舒服些”,“我的刹那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这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他走上了一条他自称的“死路”,而且长期不能自拔。
  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具有坚定的爱国信念,这使他不可能对现实采取隔绝、冷漠的态度;他崇尚实际,面对人生,这也驱使他必然要对现实中发生的许多问题作出反响。因此,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向上的进取态度,在他早期散文中仍然得到了明显的反映。例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等等,对于帝国主义、军阀统治和黑暗的现实,作者发出了控诉和谴责的声音。就像《绿》这样一篇短小的记游散文,我们虽然很难从中挖掘什么“微言大义”。但从作者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种勃然进取的生活态度;于恬淡、宁静之中,却蕴蓄着丰富、奔放的激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散文,当时曾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用白话写作,这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标志,朱自清是最早用白话写诗、写散文的作家之一,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写法是“漂亮和缜密的”,的确完成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的任务。他善于象画家那样,用“精镂细刻”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幅精美动人、意味隽永的人生画面,的确堪称“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不过,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的感人之处,还在于他将个人的感情、性格、情趣、风味,毫不掩饰地倾泻、渗透在这些画面之中。读其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朱自清”。正如他所表白的:“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全个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唐弢在一则“书话”中说: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象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他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写得有“情致”,所以,他认为“研究朱自清后期散文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文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这个见解,很中肯、公允,确有见地。所谓情致,就是文章的情趣和风味吧?“精镂细刻”的描绘手法,与那种姿情横溢的情趣、别具一格的风味的和谐统一,正是构成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
(二)
  《绿》是一篇精巧的白话美术文,它体现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风格。
  如果说《荷塘月色》的情趣在于将情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那月光下的淡淡荷塘景色,那偷得片刻消遥的淡淡情趣,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难于独处,既不满于现实,又不能从个人的小天地里突破的、苦闷心情);那么,《绿》整篇的韵味和基调,正是集中在这个“绿”的字上。
  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它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他象一个熟练的画家,稍事勾勒,那“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也立时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他把梅雨亭比喻为一只“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的苍鹰,突出了它那踞在“一角的岩石上”的险峻之势,给我们以凌空突起之感。“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此种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却又在读者的不知不觉中,一语点破了梅雨潭得名的来历,笔墨十分经济。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作者就是这样巧妙地一步步把读者引向那“汪汪一碧的潭边”。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了。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说不明丽;秦淮河的水,不能说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作者的笔下,它们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无法与梅雨潭那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至此作者的感情迸发而出,变为直接的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进而展开了奇异的联想,“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睛,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与《荷塘月色》,都是朱自清前期的散文,其格调是大体一致的。但如细细品味,依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尽管《绿》的感情过于温情脉脉,但总的基调是明快的,给人以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荷塘月色》中,情与景的描写,都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感情更为低沉一些。我想,原因就在于《绿》写在1924年,这时“五四”运动在作者身上激起的感情波澜还没有完全消失;而《荷塘月色》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苦闷之中。所以,我们从《绿》这篇纤细精巧的抒情文字中,不仅可以领略到朱自清早期散文的风韵,而且依然能够约略地感到他早期思想的脉搏。
  1979年6月30日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第3期)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洛民 ( 陕ICP备05000061号 )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12号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