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洛民 返回首页

admin的个人空间 http://zhangluomin.com/?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评朱自清与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热度 3已有 2671 次阅读2009-8-25 23:13 |个人分类:文艺欣赏|系统分类:文艺欣赏|

评朱自清与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一、先谈谈<<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历史背景
  在主张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学运动后,散文体被众多的文人学子所接受,用白话文抒发心中的感受。可以叙述、可以议论、可以描写、可以状物,灵活多样,这就是散文。突破了八股文章的死板规定和诗词戏曲的韵律要求。成为当时文章的创新体裁。有人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没有散文,自六朝骈体有韵之文盛行后到唐宋,文人学士当中虽然有一些散体或散文,但没有被承认,明清以来的公安派和金陵派开始采用一些夹叙夹议的小品等,这大概就算现代散文的发展吧!以提倡白话文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以至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大力提倡和推广,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散文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体裁也变得多种多样了,有历史散文、抒情散文、学术散文等。除了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外,真正的大家很少出现。
  说到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经把朱自清定位为“散文创作的巨匠,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化或者确切地说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先是以诗出名的,他的新诗创作决定了他的文学地位,赢得了很高的荣誉。1928年,他在《背影·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写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精炼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来!我不知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直到1948年朱自清逝世,出版了有六、七种散文集。他的散文多种多样,有游记、随笔、特写、杂感。他的特点是把抒情、叙事、议论融合在一起。在他的全部散文中使用的最好的还是抒情散文。影响比较大的是《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给亡妇》等。作为他的代表作也是新散文经典明篇的是他写他父亲的《背影》。用细腻的笔触,深厚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挚爱。写景物的要算《荷塘月色》了。按照中国文学的审美标准来说,朱自清笔下的景物人情作到了形神兼备,以形为基础,以神为升华。 
  俞平伯的背景情况。俞平伯与朱自清是非常好的朋友,可以说是至交。相互之间经常探讨文学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相互唱和,相互题写序跋,两人情投意合,在文学界里是少有的。正因此,才有两人共写同一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演绎了一段文字界里少有的佳话逸事。俞平伯小朱自清两岁。俞平伯1900年出生在名人雅士辈出的苏州。他的原籍是浙江的德清。浙江历来就是文人荟萃,才子济济的中兴之地。俞家更是诗礼簪英之族。他的祖父俞樾是清代有名的经学大师。父亲俞陛云是晚清探花,官翰林院编修、能诗文,著有大量著作。俞平伯自幼就与祖父俞樾生活在一起,从小接受儒家经学的传授和教育,有相当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辛亥革命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部,毕业后与傅斯年(曾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北大校长)同去英国留学,后又去美国讲学,所以人说他的散文有欧化语言,明朝名士风格,胡适说他作文是用“偏要想作哲学家”的笔法。一生在北大,清华做教授,后来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俞平伯是古典词学家、诗人、散文家、红学家。1923年俞平伯研究红学专著《红楼梦辨》问世,主要以考证为主,揭开了红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高潮。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红学方面的研究让他的后半生吃了大亏。这就是轰动全国的批红运动。1954年下半年,山东大学两名中文系学生李希凡,蓝翎在报上公开批评俞平伯的红学研究的观点,当时就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在《人民日报》上亲自撰文,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斗争,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信中指出:“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份子,当然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他们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从此后,俞平伯成了阶级异己份子打入另册,虽然活得很长寿,但错过他壮年的大好时光,成为新中国历次运动的运动员,在行动、思想、写作等方面心有余悸力也不足了。
  朱自清和俞平伯都受到毛泽东的点名,可是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颜色,一个红得发紫,毛泽东给的结论:“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一个黑得恐怖,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相。历史就是这样有趣,想当初,两个人同为散文的发展,携手相游秦淮河,以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直抒胸臆,写下了流传一时的华美乐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到今天也没能有人给出高低的评判。文章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命运都不相同,一个死得早成就了民族英雄,一个寿长却背负十字架艰难活在人世,幸耶不幸耶!
  二、比较两人的散文
  (一)朱自清开篇介绍了时间、人员和目的。接着进入细节。先从秦淮河上的船说起。先比较。拿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的游比秦淮河上的船。比完后再从秦淮河上的船自比,船大船小各得其所,说明船承载的不光是观景的人,更是通过观景抒发的那份想象,承载的是人们心中的那份历史影像。船写完了又写河。经过对河的一番描写又回到了船及船上的游人。河、船都交待以后开始写人,写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看到的河水是“碧阴阴的肥而不腻,”“漾漾的柔波是恬静委婉的,是六朝的脂粉所凝。”看到了船行两岸边的景致及水中游船的人生百意,过后就又听到了断续的歌声,只是这歌声夹杂了微风,水波显得有些机械就连闻到的都是立体的。这种想象是丰富的,拟人化了。
  接下来写船到了大中桥,这里才是轻歌曼语,灯红酒绿的销金窝。这里有眩晕的灯光,纵横的画舫,悠扬的笛韵和吱吱的琴声,到这里朱自清联想到自己少年时印象中的秦淮河是什么样、然后又将船夫对秦淮河的态度做了描述,就是这一横一竖的两个对比,反映出朱自清观察的细腻,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个问题:人来人往,日落日升,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不管是少年时,中年时以至老年时秦淮河的样子依旧,表达了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无奈,过去、现在及将来人面桃花何处去,山河依旧笑春风。他只能借船夫的话说出“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这不由让人联想起张若虚的那道《春江花月夜》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面对山川水月,人们只能哀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朱自清把这种忧愁委婉的隐匿在情景的描写中,做到了哀而不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的内心感情,这就是朱自清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朱自清的感情是真诚丰富,细致动人的,这一点在文章的后半段体现得更明显了。 
  通过一路的铺垫来到了目的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又是什么样呢,“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挤着,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历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在这种环境下,朱自清又怎样呢?:“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况且多少隔开些听着,因为想象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在这种不和谐里,朱自清却发现感觉到美。无论是从想象,描写和语词运用都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和感悟。虽然与这种脂粉气很浓的环境很难共处,但偶尔闻见却激发了年少时的渴望与梦想。不要小看这个情节的交待,只有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诱惑下才能看见君子的风范。接下来就写到了歌妓出场走到两人面前。在三次与歌妓船的相遇中,朱自清重点写了第一次的经历,写得很细,表达了内心的活动及对这种现象的批判,讲清了来到秦淮河而不让歌妓登船受窘的原因,那就是受了道德律压迫,接着朱自清对这种压迫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他从两方面揭穿了道德律的虚伪性。自身看,“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有憧憬有盼望有如饥似渴,也能揭穿道德的西洋镜,但在民众面前,道德的力量是威严的,不负民众只能自己屈服。对歌妓来说,自己的屈服又拒绝了她们的生活来源,这就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心。正是这种善良的愿望,朱自清在最后设了一个梦,灯影娑娑的秦淮河像仙女的摇篮,大家都在这摇篮里睡着了梦着了,“这里最后的梦,可惜的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朱自清在仙女摇篮里做的肯定是好梦,梦里人间就是世外桃源般美好,善良的人不再为帮助别人而惆怅,但这只是南柯一梦,醒过来恶梦在前头,心里留下了只是幻灭的情思。
  (二)再看俞平伯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俞平伯最负盛名的一篇散文创作。在他的笔下,秦淮河不仅使人可见、可闻、可感甚至可餐,调动一切人的感觉器官来对景物进行体会反应,可以说是别具一格。文章开始就应题点出了场景的氛围,就是月圆皎洁的仲夏夜晚。仲夏是夏季的中间,也是最热的季节。你想,溽暑酷热的天气里,来到皓月当空,水天澄明的河边,御风出游,凉风习习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还没深入就让你感到赏心乐意了。然后又是酒足饭饱趁着微醺来到游船上。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短短几行字就使人有一种情绪上的亢奋,为进入梦境作足了准备。通过渲染和调动一下就把读者的心灵抓住了,让你产生强烈的共鸣,不得不随着文章描绘的展开,紧紧跟着指挥棒去行走,欲罢不能。产生一种大象无形,大音无声的最高意境。
  情绪调动起来后,再看他笔下的景:“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姐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密匝匝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密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那里论到哀嘶。心头,婉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的秦淮河上”。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有如娓娓道出的呢喃细语,摄人心扉,一醉而休,有人说,俞平伯是写散文的天才。你只要仔细阅读就会把你的心魄摄住,里面包含了一种浓浓的文人味,就像明代出现的文人画中那种典型的明月清风,小桥流水,适子闲居,簑笠独钓的情景。因此,有人说俞平伯的散文是刻意模仿明人小品,但我看不太像,还是朱自清品评的或许有些道理。他说:“但我知道平伯并不会着意去模仿那些人,只是性习有些相近,便尔暗合罢了,他自己起初是以此自期的,若是存了模仿的心,便只有因袭的气氛,没有真情的流露,那倒又不像明朝人了。至于这种名士风是好是坏,合时宜不合时宜,要看你如何着眼,所谓见仁见智、各有不同。”
  再接着往下看。“时有小小的艇子急忙忙打桨,向灯影的密流里横冲直撞,冷静孤独的油灯映见黯淡久的画舱头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茉莉的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的那些船荡,随着我们这些船荡,随着一切大大小小的的船儿荡”。这种描写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的朦胧的状态。浮想联翩的感受,诗化般的语言,让人有一种陶醉其中的意境。看得出俞平伯提炼语言的功夫和创造审美情趣的能力。他的文学功底是多么雄厚,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当我们领略字里行间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后,再看他写作的技巧。朱自清在写秦淮河上的歌妓时是这样的:“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和吹荡的水波的轻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朱自清笔下的歌妓像一群木偶,只能机械地唱着因袭下来的靡靡之音,表现出为生活所迫的万般无奈和伤心苦痛。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就与朱自清遭遇的家境有关了。与俞平伯相反的是,朱自清懂事时就家道中落,生活读书都是很艰辛的,这在他的名篇《背影》里写得很清楚了。不像俞平伯靠着世家余荫过着吃不愁穿不愁的神仙的日子。因此,朱自清笔下的劳动人民都是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向巨大的压力下讨生活的,与他自己的遭遇有着相同点,总是怀着矜悯感情对待大众,他对歌妓的描写很是清淡,这里我想到了一点问题,就是历史古风,南京曾是六朝古都,又都是亡国之都,为什么?这就想到一个关键原因奢靡的京华环境导致社会腐朽浪费之风。盛行十里秦淮河就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一景。香薰两岸,引得无数达官显贵,风流才子一掷千金的买笑尽欢。中国历史上走鼎南京的王朝都很快就倒台。所以历史上就把亡国亡君的原因归于此。“六朝金粉地,一日销金窟。”是真实的写照。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正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初期,社会秩序在动荡新建中,朱、俞两人也是趁着新文化运动,同白话文创作,在这样情况下双双相邀来秦淮河凑一把热闹了。正因为两人是新文化的名人,是来找写作灵感来的,有道德上的约束,不会寻求歌妓陪侍,春宵一刻的刺激两人都把主要写作重点放在环境上的描写和心中的感受上了。面对要踏船而入的歌妓只能窘窘相推,有想法,有能力而不能作,只能心中自谴,更无法写出精彩的感受了。这一点上也能看出两人的态度来,朱自清的自律和内心的愧疚是自然浅白的。他一味脸红,连连摆手不住地辩解说:“你不知道,这事我们是不能做的。”俞平伯只是一个劲地沉默,急了就摇摇头摆摆手说个“不”字。对两人的不同点我在后面还要专门讲 。我要表达的是两个人是选择上的错误呢?本来就不该到这里找寻写作的情感或是两人就非要通别人所不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今天的人们只能妄自揣摩以浅陋度人生啦。
  一路行船,阅尽秦淮河风景。却过三次歌妓的纠缠,夜已深人也倦。俞平伯最后是怎样收笔的。“灯影里的昏黄,和月下灯影里的昏黄原是不相似的。又何况入倦的眼中所见的昏黄呢。灯光能以映她的依姿,月华所以洗她秀骨,以蓬腾的心焰跳舞她的盛年,以饧(xing 行)涩的眼波供养她的迟暮。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恶,圆足的颓弛,成熟了我们的心田”。仅此满足了,但意犹未尽,接着他又写:“这一个黄昏里,心和境的交萦互染,其繁密殊超我们的言语。主心主物的哲思,依我外行人看,实在是把事情说得太嫌简单,太嫌容易,太嫌分明了。”这里表达了俞平伯对外界事物的满足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满足就是主心对主物的一种感应,感应到了,不论是简单也好,容易也罢,甚至是分明得一览无余,也还是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这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哲学观点就导致了他在建国后遭到毛主席乃至全国性的批判,主要是借批《红楼梦》而展开的。
  三、朱自清与俞平伯的异同
  (一)相同点 
  1、两人都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最先由古文转为白话文的。
  2、两人都是由国学开蒙并有深厚的古文学功底。
  3、两人最先用白话文写作都是以诗人的面目出现的。
  4、两人都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朱自清受邀多次赴欧讲学考察,俞平伯就曾留学欧美。
  5、两人都是新文化时期的散文大家。公认的双峰对峙。因此,才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散文,原本就有一意高低,但没有比两人更具权威的人出来评判,囿于两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地位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分出高下。
  相同点就不展开谈了,套用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痛苦的家庭是各有个自的不幸”。主要讲讲他们的不同点。
  (二)不同点 
  1、语言风格不一样。语言是一个作家性格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不同作家个人与集体的标志。一个作家语言的运用是由诸多因素制约的。比如个人出身,受教育程度,体会的人生经历,甚至社会环境等主要方面。朱自清语言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更多的反映出来的是简朴,自然。他的叙述描写汪洋资肆,行云流水,坦荡如砥,经谓分明,一目了然。比如写船。朱自清文笔直书:“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俞平伯的语言与朱自清不同。同样的叙述描写显得繁缛雕琢,如幻如梦,灿烂如花,朦胧醉人,真假难分。同样写船,俞平伯是这委婉含蓄:“小的灯舫初次在河中荡漾;于是情景是颇朦胧,滋味是怪羞涩的。我要错认它做七里的山塘;可是,河房里明窗洞启,映着玲珑作画的曲栏干,顿然省悟身在何处了。”朱自清写船好是直接的。俞平伯写船好是委婉的。先说灯光里的画舫一见就是慑人心扉的,又一比认作七里河游船,但这里是船舱开阔,画栋漆栏的,这不仅表达了他原来所见船远不如此,也表达了他对秦淮河里的灯舫是如何惊喜,有一种顿然省悟的感觉,朱自清写船的好坏一比较就让你知道秦淮河里的船是无可匹敌,不管你是否去过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了。俞平伯说好是在掺杂了个人的经历和感受的。你若没有他的经历很难体会,只有把自己硬作俞平伯了。相比就看出直白与婉转的差异了。由此,语言风格上的第二点差异又表露出来了。朱自清完全抛弃了古文的句法;完全是用白话在写作。俞平伯则是手掩琵琶半遮面,句法上还有明显的过渡和转换期,也就是说保留一点半文半白的味道,不是完全的口语化。 
  2、思想情感的差异。说到情感就离不开两人的生活阅历。在前面多少提到了一些,主要结合朱自清与背景介绍了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正是那样的生活磨难,他思想感情是朴素醇厚的。正是在一种压抑和困苦使得朱自清有一种文人的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另一方面也对大众的艰难生活寄予深深的同情。在没能纳歌妓上船,几次拒绝点歌后,朱自清心里感到怅怅的愧疚感。对此,他专门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不管是道德上还是情感上自己都是灰色的。俞平伯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他的自白;“说老实话,我所有的只是忆,我先诸君的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当时之感”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升了,无所存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尽管“当时之感受”还在过后说也说不清了。一切都是逢场作戏,曲终人散了无痕迹,根本没有什么存在。“人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应是新老知识份子的精神道义。俞平伯却对此表现得不愠不火,不即不离,甚至有些漠然处之。为什么呢?还得回到他的家世上来寻根问源。前面已经讲述一点,俞家是书香门弟,他的夫人许宝钏小姐家上仕宦显贵。解放初期,他们仍住人间天上的清华园,每周假日,全家去园明圆,请上琴师,串演一折昆曲,夫唱妇随,戏里戏外情趣盎然,教书写作,唱戏,潇洒一生。凭此,他比朱自清寿命长近一倍,九十岁去世。他经历了两个“五四”,对他来说是一个高潮一个低谷,他都是坦然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他文章在散文界举足轻重,本人不窃喜,解放后“五四”年批《红》实质在批喻,举国批判,领袖点名,不为伤然,泰然处之,把大批判当成学习真有文人的书卷气。相比之下,朱自清的文人骨气使他不得以生命的代价赢得些许的赞叹,两人道同殊归,让我们也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就是除了思想对文章的影响外,那就是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是刚然还是圆融,还是该然则然,该融则融。说穿了知识份子怎么活?既是古代又是当代的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就猛然抨击那些御用文人,不敢直面惨谈人生,钻进象牙塔里的书生,没想到他的弟弟周作人,也是俞平伯心仪的散文宗师,失去气节做了汉奸。这又是一对文人,并是亲兄弟,比朱自清和俞平伯的莫逆交谊要浓烈许多。关于文人风采与气质待以后再细谈吧。 
  再一个“五四”就是解放后的1954年,毛泽东亲自发起的批“红楼”运动,前面已经说到一些。对这场“评红批俞”,他本人后来只用一句诗而归纳,“历历前尘吾倦说,方知四纪阻华年”。五四年五十四岁正值华年,原本是盛年华章的时代,反而遭到不公正对待,有组织有计划的全国性口诛笔伐,一般遭此浩劫不是精神崩溃就是肉体泯灭,俞平伯却淡然处之,这种气闲神定顺然而安的超脱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要知道,解放后的运动是没间断,每个运动俞平伯就是一场劫难。都要过一道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就是直指俞平伯这类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换批斗、遭打骂、下农村、扫厕所、写检查、居然熬过了种种不幸。这不能不说是性格使然,他的思想修炼加上文化修养,保证他熬到了解放评反和生命的最后辉煌。他的独特个性表现在他的诗词散文里就淡然洒脱,而又难免苦涩。甚至难懂。 
  3、文章追求的意境不同。除了思想情感不同外,两人历文所要达到的走向和意趣也是不同的。这里还要把朱自清的身世多说几句。朱自清出生在江南书香门弟,祖籍是鲁迅同乡绍兴,出生在江苏如东,落户在扬州。自幼苦读经书,父亲是个清未的小官,经常走马转蓬,生活不安定,尽管颠沛流离,官还是丢了,满清倒台。后来又被地方上无癞敲诈,家境雪上添霜,破落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加上他父亲身体较差,辗转受气使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经常闹病休养。朱自清读书时就看到生活的艰难,尤其是对父亲深感同情和无力相助的无奈。正是这种磨难让朱自清奠定了独立自强的性格及憎爱分明的原则,为此,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实秋。他将名字改为自清,缘由就是看到晚清官场的无能和民国社会的贪腐,表示自己要清廉,改华为清,将实秋改为佩弦。佩弦出自韩外,《观行》中原文是:“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是皮绳,性柔韧。弦是弓弦,弦满必发,否则会断折。大概的意思朱自清看到父亲奔忙,兄妹尚幼急于替父缓解家庭困难。还有的认为其家在扬州生活,朱自清见到清朝对守城的史可法抗清不降,城破后清军屠城十日,史可法被俘大义就死感动朱自清改字为佩弦。正是激进的性格让朱自清感情丰富,写下了《背影》,让读者看到朱自清在“晶莹泪光中”浮想联翩,感念亲情中显现的父亲的背影,这就让无数读者领会一个拳拳孝子情郁于中,凌之于外,至诚至善的胸怀,从而成就了一个不朽名篇。正是这种强烈的个性和憎爱分明的情感,朱自清没有坐上飞往台湾的飞机,拒绝了诱惑,也没有在贫病交加时去请求美援,直至丢掉了生命。可以说朱自清由气质到气节,由诗人、文人到战士、勇士、落到文字上就是简洁朴素,细腻生动。俞平伯截然相反,文字繁缛深涩,清玄婉曲,品味有趣。俞平伯是由于诗人到哲人。胡适就评论他是:“偏想作哲学家”。
  纸尽文收,谈到此了。
 

评论 (0 个评论)

手机版|洛民 ( 陕ICP备05000061号 )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12号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