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分享 朱自清:低调的人生
admin 2009-8-22 20:51
朱自清:低调的人生 舒禾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也不必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于绫罗绸缎,柴扉炊烟之于钟鸣鼎食,自然抹去了“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说,这样的取材细微、速写简易,最难见奥妙,但作者无意雕琢经营自己的感受,就让它吐露又何妨!有几分悲凉寥落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背影》精巧的构思
admin 2009-8-22 20:49
《背影》精巧的构思 刘彬荣 林珠   《背影》无论记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当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   父亲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为了写好这个背影,文章除了对背影作了笔酣墨畅的细致的描写外,还以背影为中心,前后安排了许多巧妙的衬托与铺垫。   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背影》的剪裁
admin 2009-8-22 20:45
《背影》的剪裁
《背影》的剪裁 叶圣陶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9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admin 2009-8-22 20:41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凌焕新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写人物,较多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背影》的思想意义
admin 2009-8-22 20:37
《背影》的思想意义 ---在“父亲”普遍被声讨的年代里写了一个“好爸爸” 倪文尖   《背影》为什么……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1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背影》的写作目的
admin 2009-8-22 20:33
《背影》的写作目的
《背影》的写作目的   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文里说:“我意在表现自己。”1947年7月1日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品味名家的精美散文
admin 2009-8-22 20:27
品味名家的精美散文   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着五光十色,这些光与色是任何人也遮挡不住的。尤其是那些精美的篇章,更如天上的灿烂群星,将文坛装扮得分外妖娆,令人目不暇接。   精美的散文能让你领略其中的光与色、情与景、人与事的描摹、诉说。在你阅读些篇章的时候,或许会产生心灵与心灵的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背影
admin 2009-8-22 20:20
背影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个人分类: 文艺欣赏|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我们的父亲朱自清
admin 2009-8-22 07:05
我们的父亲朱自清 ——访朱自清先生的儿女们 李立宇/文   《荷塘月色》中“妻”拍着的小小的闰儿,在《儿女》中也只是个话也讲不清的小孩子;如今却是一位白发苍苍笑容可掬的老人了。   荷塘依旧,蛙声依旧,月光依旧,时间却已是七十年后了。是朱自清先生的百年诞辰唤回了他分散各地的儿女,也使我 ...
个人分类: 文学名家|1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朱自清散文评价
admin 2009-8-22 06:52
朱自清散文评价 1   大半个世纪以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散文,一直是中学、大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大陆港台都是如此(只有在大陆“文革”时例外)。人们对之赞不绝口,视为白话散文的典范。   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余光中先生,以现代人的情怀、学者的慧眼 ...
个人分类: 文学名家|1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3

手机版|洛民 ( 陕ICP备05000061号 )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12号

Powered by Discuz! X3.1

返回顶部